
定义:根据WHO(世界卫生组织)定义,挥发性有机化合物(VOC)是指在常压下,沸点50℃—260℃的各种有机化合物。按照化学结构来讲,VOCS可分为八类:烷类、芳烃类、烯类、卤烃类、酯类、醛类、酮类和其他。它的主要成分有烃类、卤代烃、氧烃和氮烃,包括苯系物、有机氯化物、氟里昂系列、有机酮、胺、醇、醚、酯、酸和石油烃化合物等
VOC的定义分为二类,一类是普通意义上的VOC定义,只说明什么是挥发性有机物,或者是在什么条件下是挥发性有机物;另一类是环保意义上的定义,也就是说,是活泼的那一类挥发性有机物,即会产生危害的那一类挥发性有机物。从环保意义上说,挥发和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这两点是十分重要的。不挥发或不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就不构成危害。这也就是欧洲将溶剂按光化臭氧产生潜力来分类的原因。
危害: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环保局认为,空气中0.3 μg·L-1的苯就可使每百万的接触者中4~8人面临患白血病的危险,而且这种危险与VOCs的浓度成正比,它们通过饮食和吸入则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。
治理:目前治理vocs的工艺主要有冷凝法、吸附法、催化燃烧法、生物降解法、热力燃烧法、等离子技术、吸收法等,各种方式适用的工况都不同,以下分析详细分析各个方式之间的差异: